在9月4日进行的U23亚洲杯预选赛首轮比赛中,中国U22国家队以2-1的比分艰难战胜东帝汶队。赛后,《体坛周报》记者王晓瑞对球员刘浩帆进行了专访,揭示队伍在战术应对和心理准备上的不足。
比赛中,东帝汶队展现出积极的前场高压策略,频繁施压中国队的后卫线。刘浩帆坦言:“我们赛前已分析到对手并非弱旅,但心理上仍有所松懈,低估了他们的竞争力。”这种轻敌情绪在开场阶段尤为明显,导致队伍陷入被动局面。
回顾历史,刘浩帆提及上一届U23亚洲杯预选赛对阵印度的相似经历:“那次也是2-1险胜,带有运气成分。赛前以为能轻松取胜,结果却是艰难绝杀。”他强调了心态调整的重要性,指出国际赛事中任何对手都不容小觑。
尽管教练组对东帝汶的战术有充分研判,刘浩帆认为执行层面存在问题:“我们明知对手采用简单直接的打法,却未能有效破解,这反映出球队临场应变能力的欠缺。”东帝汶的积极逼抢和快速反击给中国队制造了持续压力,暴露了防守组织上的漏洞。
U23亚洲杯预选赛作为奥运会资格赛的重要环节,历来竞争激烈。东帝汶队近年通过归化球员和青训投入,实力已有显著提升,本届赛事他们首战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刘浩帆的反思不仅关乎单场比赛,更触及年轻队伍成长中的共性课题——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专注与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