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足球》报的专访中,前中国女足国脚、现任深圳女足主教练高红分享了她带领队伍夺得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女足冠军的心得。高红强调,控制比赛是她执教的核心风格,尤其在青少年培养阶段,必须强化控球意识。
集训过程中,高红采取了以赛代练的策略。组队伊始,她迅速联系全国校园足球冠军历城二中女足的主教练姚波,安排队伍前往历城进行联合训练和比赛,向优秀团队学习。此外,队伍还参加了由青州市外国语学校主办的“青外杯”全国女足邀请赛,以检验实际水平并识别与强队之间的差距。
为进一步提升队伍能力,高红率队前往恒大足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系统训练。恒大足校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帮助队员在进攻时通过拉开宽度等方式维持控球权,防守时则强调整体协作。高红表示,这些理念通过反复演练已逐渐植入球员的思维。
集训结束后,队伍返回深圳,并获得了龙岗区体校和深圳青年人足球俱乐部提供的天然草场地支持。高红对此表示感激,指出从教育局调配队员、学校保障预算到社会机构的无偿援助,多方支持是夺冠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反映出深圳校园足球环境的优越性。
深圳校园足球的深厚基础被高红视为夺冠的隐形支撑。她详细列举了当地的赛事体系,如“班超”“校超”“街超”,以及龙岗区和宝安区体校完善的女足梯队。体校生初中毕业后可进入华附等高中继续兼顾学业与足球,形成稳定的人才输送链条。
高红的执教哲学始终围绕“控制型足球”展开,无论是带领国家队还是校园队伍,她都坚持这一理念。她认为,控制比赛、球权和对手是根本,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强调控球能促进更多配合,并展现球员的技术、意识和智力特点。
针对国内有人认为校园足球因水平有限无法实践控制足球的观点,高红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她强调理念是技术提升的关键,缺乏青少年时期的积累,成年后难以适应多样化体系。通过清晰讲解概念和指导球员行动,改变会显而易见,当球员的理解与国际接轨时,技术进步自然水到渠成。
高红追求“美丽足球”与“胜利足球”的结合,认为足球不仅是身体对抗,更是头脑的较量。在此次省运会中,她着力改变队员“踢简单足球”的习惯,鼓励她们突破舒适圈。通过设计挑战性训练、召开队会和个人谈话,她激励球员专注进步,尽管过程艰难,但核心球员的坚持带动了整体跟进。
这支深圳队起初并未设定夺冠目标,甚至仅以完赛为满足。高红通过为队伍定位,强调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和国际化都市应有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让球员以主人翁姿态投入训练。她甚至让队员采访家长,反思奋斗精神,从而植入DNA式的教育,使队伍展现出生命韧性。
自2012年投身青训以来,高红已近14年经历诸多挑战,支撑她的是对运动和职业的热爱。她认为找到了人生意义,并直面青训中成绩压力与长期培养的矛盾,指出中外差异在于眼光长短。欧美足球历史悠久,青训目标明确为培养市场精英,耐得住寂寞;中国应基于职业队和国家队需求制定方案,而非只看短期结果。
高红对校园足球的定位有深刻见解:首要提升青少年体质,使足球成为生活方式;其次扩大足球人口,弥补弱项;最重要的是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品质和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她相信,坚持理念引领和深耕青训,中国足球终将踢出既吸引人又能获胜的足球。